項目名稱 | 婺源縣天成黃金礦產開發(fā)有限公司上塘坑金礦尾礦庫尾砂回采工程安全預評價報告 | ||||
項目簡介 | 婺源縣天成黃金礦產開發(fā)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22日,注冊地位于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甲路鄉(xiāng)上塘坑村汪坑1號,法定**人為葉遇金,注冊資本600萬元。2018年7月現(xiàn)有投資人通過交易獲得公司所有權,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黃金礦產品開發(fā)、礦業(yè)技術咨詢、尾砂利用。 婺源縣天成黃金礦產開發(fā)有限公司上塘坑金礦尾礦庫于2005年由江西省冶金設計院完成方案設計,尾礦庫2006年4月開始建設,2006年12月竣工,2007年3月開始運行,2009年完成竣工驗收評價,2010年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,2013年停產至今。因企業(yè)停產已久,且?guī)捉涋D手,尾礦庫原設計資料已丟失,根據(jù)《婺源縣上塘坑金礦尾礦庫安全驗收評價報告》中引用的原設計,上塘坑金礦尾礦庫壩型為初期均質粘土壩+上游式尾砂堆積壩,初期壩頂高程為170.0m,初期壩高24.0m,終堆積高程為180.0m,堆積壩高10.0m,總壩高34.0m,總庫容15.37×104m3,為四等庫,尾礦庫洪水重現(xiàn)期100年。尾礦庫庫內排洪排水系統(tǒng)為左溝、右溝排水斜槽+連接井+排水管的形式。 尾砂回采前礦方委托有資質的單位對尾礦庫進行測量,根據(jù)測量圖紙,現(xiàn)狀尾礦壩高程與原設計尾礦壩高程相差較大,以現(xiàn)狀實測地形圖及工勘報告為準。 上塘坑金礦尾礦庫2013年停用至今,現(xiàn)狀壩頂高程為217.90m,現(xiàn)狀總壩高27.9m,現(xiàn)狀庫容為10.6×104m3,為五等庫。礦山現(xiàn)在停產,尾礦庫不再排放尾礦,現(xiàn)階段尾砂價格行情較好,因此婺源縣天成黃金礦產開發(fā)有限公司上塘坑金礦決定對尾礦庫內尾砂進行回采,回采尾砂作為建材外售,可創(chuàng)**的經濟效益,庫內尾砂回采后可降低初期壩上游尾砂壓力,加強尾礦庫安全穩(wěn)定性。 | ||||
委托單位聯(lián)系人 | 季豐祥 | 聯(lián)系電話 | 13879351170 | ||
項目組長 | 曾杰 | 技術人員 | —— | ||
報告編制人 | 曾杰、王文洪 | 報告審核人 | 李樂農 | ||
技術負責人 | 鄔長福 | 注冊安全工程師 | —— | ||
過程控制負責人 | 劉赟 | 參與評價安全評價師 | —— | ||
現(xiàn)場工作人員 | 曾杰、王文洪 | ||||
主要任務 | 對上塘坑金礦尾礦庫進行了現(xiàn)場勘察,收集有關法律法規(guī)、技術標準和建設項目資料,結合可研報告分析了該尾礦庫回采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險、有害因素,對劃分的評價單元及單元內的因素逐項進行分析、評判,提出了相應的預防對策措施。在此基礎上,編制本安全預評價報告,以作為該庫尾砂回采工程“三同時”審查的技術依據(jù)之一。 | ||||
現(xiàn)場工作時間 | 2020年10月9日 | 報告提交時間 | 2020年10月24日 | ||
其它 | 為便于預評價工作的進行,加強預評價工作的準確性,依據(jù)《可研》建設方案,并結合上塘坑金礦尾礦庫尾砂回采的具體情況,根據(jù)尾礦庫回采系統(tǒng)劃分為總體布置單元、尾礦壩單元、防洪系統(tǒng)單元、回采作業(yè)、安全監(jiān)測設施單元、其他單元共6個評價單元。 根據(jù)該尾礦庫危險、有害因素的特征以及安全評價導則的要求,本評價報告采用安全檢查表法(SCL)、預先危險分析(PHA)法和壩坡抗滑穩(wěn)定性計算、排洪能力計算等評價方法。 建設單位依據(jù)《可研》建設方案,結合本報告提出的安全措施建議,進行婺源縣天成黃金礦產開發(fā)有限公司上塘坑金礦尾礦庫尾砂回采工程建設項目后續(xù)設計、施工、生產、管理,則尾礦庫尾砂回采危險、有害因素的風險程度可以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圍之內,尾砂回采工程安全條件可滿足安全生產需要。 | ||||
|